迪拜当地时间12月9日,中国能源研究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联合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全联新能源商会、丹麦工程师协会主办,气候工作基金会支持的主题为:产业合作筑基能源低碳发展的主题会议在COP28举办。会议由中国能源研究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副秘书长王卫权主持,前联合国副秘书长、COP28中国政府谈判团代表刘振民、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知识、政策和金融中心代理主任Ute Collier、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线上)、隆基绿能总裁李振国、丹麦工程师协会主席Laura Klitgaard出席活动并致辞。
前联合国副秘书长、COP28中国政府谈判团代表刘振民出席会议发表题为“强化能源产业合作,夯实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的致辞演讲。刘振民指出光伏产业自诞生之初就是一个依托全球化市场运转的产业,这为产业国际合作奠定了基础。中国的光伏产业为全球低碳发展做出了贡献,中国用制造业能力优势在十余年的时间中让光伏度电成本降幅达到90%以上,让光伏成为了用得起的能源;与此同时,中国在光伏+建筑、光伏+交通、光伏冰箱等商业模式和技术领域的创新帮助其他产业实现了更好的收益,增加了清洁能源应用的占比,为减排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案。刘振民强调,中国不会关起门来搞产业,中国的光伏和世界的光伏是一体的,中国的可再生能源产业是全球的可再生能源产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可以在各国可再生能源产业间合作中分享产业发展经验,并开展技术、产业、资金等多方面的合作,力争以最具性价比的投入有效推动能源转型。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知识、政策和金融中心代理主任Ute Collier指出,光伏和风电的全球平准化度电成本已经低于最便宜的化石能源。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为供应链的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在实现可再生能源三倍目标进程中,中国作为领先的技术供应者、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最大的国家、可再生能源产品最重要的出口国,可以发挥更进一步的作用。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在致辞中提到,中国光伏产业要践行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提出的,把建设光伏产业对话交流机制作为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内容的组成部分。倡导光伏行业不同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强化全球光伏行业交流、共同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形成更好的产业互信和合作,实现全球更加低成本、更加高效的可持续发展。
隆基绿能总裁李振国表示中国光伏企业始终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光伏产业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他举例道,经过技术创新,生产1W光伏组件需0.4度电,而1W光伏组件在其生命周期中可以发出45度电。光伏技术持续突破为让能源公平性、独立性和安全性以及可持续发展性这一不可能三角成为可能。未来中国光伏企业将在生产过程减排等过程中继续发力,为支持全球能源转型目标实现助力。
中国能源研究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特邀副主任、国际能源转型学会会长孙贤胜主持了高级别对话环节。来自阳光电源、晶科能源、AMEA Power、能链智电等企业高层领导和非洲、东南亚等不同地区产业和研究机构代表就光伏产业国际合作的重点方向,行业组织、企业、金融机构在国际合作中各自发挥的作用、光伏企业ESG发展和国际合作等议题发表了精彩见解。
气候工作基金会中国区主任,张晓华——ESG有助于让整个全球可再生能源供应链的运行更加稳定可靠,为供应链上的各方建立互信,互相依存提供了交流的语言体系,从而加深可再生能源供应链的全球合作和有效分工。
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全球副总裁,钱晶——让光伏成为所有能源中最清洁的、最便宜、最可得的能源是最重要的ESG。
阳光电源光储集团副总裁兼海外战略大客户中心总裁兼中东大区总监,孟令来——技术创新是企业最重要的驱动力,ESG是我们必须抓住、引领的趋势,然后我们据此制定战略。
AMEA Power 项目开发总承包和供应链管理副总裁,朱寅腾——作为开发企业,我们最重要的任务是为承购商提供最有竞争力的价格。
战略安全系统公司首席执行官,O.Ofori Boateng——光伏组件、电池的制造需要让其他地区也更加可得。
光伏产业国际合作对话是中国能源研究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推动产业间对话交流、加强国际合作以积极促进更加低成本、更加高效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工作之一;未来专委会将继续促进各利益相关方的对话与合作,共同助力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推进。